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

一心以為……財經翻譯就不適合你

註:這篇文下筆小心翼翼,就是怕「做那行厭那行」心態作祟,寫下這行太多真實情況,令有志入行者卻步。

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

非官方選科手冊-讀不讀中大翻譯﹖

註:


本文出得不合適:一來這網誌大部分讀者均已大學畢業,且很多都是中大翻譯系出身;二來聯招排次安排經已截止,準大學生早已選定心儀學科。

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

姚明退休



網上看到姚明退休的消息,儘管對中國籃球不感興趣,但不無感概。

記得大概十年前,NBA興起一股中國熱,一連三個中國球員(王治郅、巴特爾和姚明),目的與當年英超聯球隊簽下孫繼海一樣:打入中國市場。果然,前兩位球員技術不足,除了首幾場外,其餘賽事都是擔當後備。

唯有姚明一直擔任侯斯敦火箭的正選中鋒。

雖然位置不同,我一直都認為達拉斯牛仔德國的魯域斯基和姚明有些相似,因為他們都較少衝鋒陷陣而投射準確,而且都是所屬國家隊的中心人物。

今年,年老兩年的魯域斯基終於套得首枚冠軍指環,對熱火賽事功不可沒,而姚明則受盡傷患,本季僅上陣數次,更無緣季後賽。

據說,姚明退休後會進軍商界,或許這才是中國運動員的真正出路

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阿凡達看後感-只有影像之作﹖

近數年來,幾乎年年都有所謂的特技大片,或機械混戰,或太空探索,或群魔亂舞。我們似乎已對電腦特技麻木,熒幕上看見萬箭亂飛,天崩地裂,都不覺詫異。有影評更說,觀眾看輕電腦特技,反而重視劇情。變形金鋼續集票房平是一例。星空奇遇記和D9異形禁區劇本優秀,特技不俗,才獲觀眾青睞。阿凡達預告片上映時,技驚四座,但有人亦指本片將會是只有影像之作。


本片劇情果然甚弱。然而,導演小處著手,善用電腦特技,令觀眾投入其中,絕非僅有影像之作。


本片前半段像紀錄片,拍攝外星Pandora的山巒地勢,花卉樹木,珍禽異獸。導演花了不少篇幅,描述外星土著日常生活,如狩獵、探索和祭祀。外星語據聞是語言學家花數年創造出來。部分外星人雖然會英語,但電影沒有變成英語主導,後段主角演講,呼召外星人對抗地球人入侵,更需翻譯在旁。導演處處經營,務求令觀眾相信,Pandora是另一個星球,外星人擁有自身生活和文化。


本片特技最突出是純電腦圖象的外星人,栩栩如生,眼神流露人性,於樹林間靈活走動。相比之下,星空奇遇記裡的外星人只是演員化了個外星妝,骨子仍是地球人;D9異形禁區裡人類與外星人交流,則是演員和空氣做戲,成了另一部夢城兔福星(Who Framed Roger Rabbit)。導演似乎刻意減少真人戲份,避免演員與電腦人物比較,電腦特技因此看起來更真實。電影後半段的大戰,多拍機械人飛船,少有人類士兵,同理也。


導演鏡頭下的世界不僅影像幾可亂真,更有文化底蘊。若論營造虛構世界,中外文學電影作品,恐怕只有托爾金的魔戒可跟本片相比。

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夜班隨想

公司號稱二十四小時運作,翻譯部自然不例外,設有夜班。十一月初,夜班三位同事離職,公司管理層急就章中班一分為二,我和同事隨之「落夜」。

睡眠 

夜班晚九朝六,白天睡覺,往往是一大難題。前夜班同事曾說白天難以入眠,每晚都帶著對熊貓眼上班。我起初以為只要拉下窗簾,不讓半絲陽光透進房間,就可扮黑夜。然而,簾外的雀鳥鳴叫,小孩嬉戲,傳進房來,提醒著我房屋再黑,外面依舊是白天。夜班上了一星期,樓上裝修,天天鑽孔,朝十晚六,我躲在被窩裡掩著耳朵還是聽到。

夜班必要嗎﹖ 

夜班最大用處是深夜定稿,當夜班一個月,這情況倒少有,最多是做日班未完成的翻譯。公司設夜班,除可號稱二十四小時運作外,還能節省資源:辦公室更可少設兩個座位,一部電腦兩人用,符合商人口中的「成本效益」。

下班後…… 

經過中環畢打街,見到報販正整理報紙。坐第一班港鐵回家,到了九龍塘時已見中學生上學,火炭站更是熙來攘往,都是上班上學的人。自己一天的終結,卻是別人一天的開始,每次見到此幕,更覺夜班光怪陸離。

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一周兩戲

偽能叛變-開局的懸疑和替身系統帶來的社會問題描述得不錯,但中段以後兩者皆淪為動作片的糖衣,電影走回動作和陰謀的舊調,可笑而無趣。 D9異形禁區-模擬紀錄片的手法增強電影實感,蟑螂般的異形或許象徵種種人類不想面對的問題,鏡頭由客觀冷靜轉為主觀激烈,中後段的槍蹲爆破或許是討好大眾的糖果,卻不突兀,結局化成外星人的主角所造的銀花卻帶來絲絲哀愁。